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 图书资料库
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讲座信息| 2022年11月8日,胡箫白:成此宝方,壮观西土:碑刻所见明代前中期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发展特质
【 2022-11-09 14:40:15 】 【 来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微信图片_20221109150138_副本.jpg


本次讲座实名入会听讲(格式:姓名-学校/单位),未实名者谢绝入场。


讲座内容提要:

研读、剖析今日陇东、西安、固原一带留存的数通碑文,是考察明代前中期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发展特质的有效途径。十五世纪前中期,明廷为藏传佛教出台了宽松的宗教政策,西北地区高僧如岷州班丹扎释者,利用“直通京师”的特权,推动了藏传佛教在南北两京的发展,并重塑了陇东一带的宗派格局。西安荐福寺僧人勺思吉监参则在修复寺庙的过程中,灵活利用王朝政策以最大化在地利益。分析须弥山僧团在历史书写层面对话语权的争夺,可知地区的宗教赞助分为藩王、卫所、高阶僧人之联合体以及由本地僧众为代表组成的两派。明廷提供的宽松制度空间、僧人对不同宗派/法律身份的灵活运用,地方势力的鼎力赞助,是明代前中期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因。

主讲人简介:

胡箫白,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曾获南京大学文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哈沃福德学院东亚系,并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彭·福莱特学者、美国明史学会学生理事。研究兴趣为明清及近代边疆史、城市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新史学》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博士论文Unruly Mountains: Competing Visions for China’s Inner Asian Highland, 1368-1600”获中国时报文化基金会青年学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