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 图书资料库
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讲座信息 | 2023年12月20日,班旦次仁:汉藏遗粹:布达拉宫馆藏大明永宣款造像的价值阐析
【 2023-12-18 16:31:35 】 【 来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12.20.png

温馨提示:

请实名入会听讲(格式:姓名-学校/单位),未实名者谢绝入场。

听众应尊重川大藏学所及主讲人对本场学术讲座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截屏、拍照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


讲座内容摘要

本次讲座将首次对馆藏永宣款造像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据初步统计,布达拉宫藏有不同题材和大小的大明永宣款造像三百余尊,刷新了目前学界对永宣造像的数量、题材以及认识上的局限。

据汉藏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和宣德两朝将大量“大明永宣款造像”赏赐西藏高僧和重要寺院。明宫廷制作的永宣造像因其汉藏融合的风格和独特的工艺,历来备受西藏精英阶层的青睐和收藏。17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永宣款造像,并在重建布达拉宫时设置了供奉明代永宣款为主的汉地造像殿。此时,永宣造像成为青藏高原各民族达官显贵之间互赠的重要物品,反映了明代宫廷造像的影响力。本讲将结合文献和文物,对布达拉宫馆藏永宣款造像进行系统研究,重构对明代永宣造像在西藏流传的认识。

主讲人简介

班旦次仁,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研究室文博馆员。获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宗教学硕士,西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学位。曾在四川大学访学交流,任西藏自治区文物鉴定专家委员,拉萨市青年联合会成员等。目前在布达拉宫从事古籍文献、造像、唐卡等文物建档研究工作。曾参与全国西藏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先后在《中国藏学》《西藏大学学报》《藏学学刊》《西藏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藏文和汉文论文数十篇。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民委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荣获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先进个人称号,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