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 图书资料库
新闻公告

News & Events

会议综述Ⅰ | 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23-11-30 15:50:13 】 【 来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由本基地主办的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奥地利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故宫博物院等5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85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读了论文,围绕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重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1.1.png

2023年11月25日上午8点30分,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秘书长李锦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四川大学社科处王果常务副处长、基地首席专家励轩教授和基地主任、所长霍巍教授分别致辞。霍巍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召集了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从事藏学研究的学者,旨在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探讨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1.2.jpg

李锦教授         王果常务副处长         励轩教授

1.3.png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基地主任、所长霍巍教授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就进入了学术研讨阶段,第一场共有8位代表发表了学术演讲,分别由兰州大学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和云南大学李志农教授主持。

1.4.jpg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                李志农教授

著名藏学家、西藏大学特聘教授巴桑旺堆通过结合汉、藏文献史料记载和摩崖石刻等文物考古遗存,对元明两朝西藏地方与中原通道在西藏境内的走向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元朝从萨迦至朵思麻共设有27个驿站,然后与中原驿站相衔接,可直赴元都。元代藏文史料盛赞“驿站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来往于西藏与中原之间高僧、官吏、使者的往来行走。”这些驿站极大地加强了西藏地方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元朝治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元朝时期西藏通往中原的通道是基于唐蕃古道和宋代故有旧道开辟的,并对明清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基本沿用了元朝时期的通道,并且在清代新增了从西藏翻越唐古拉山进入青海的通道,以及清军入藏形成的川藏官道和商道。

1.5.jpg

西藏大学特聘教授巴桑旺堆研究员

国际著名藏学家、哈佛大学范德康教授从大量的藏文文献记载出发,探讨了1204-1214年在西藏活动的克什米尔大学者释迦室利贤的生平和重要事迹。他确认释迦室利贤出生于1127年,逝世于1225年,是许多密教理论和修行法门的传播者,尤其是时轮文献。1204年西藏卓普寺译师绛巴贝(1172-1237)将他迎请到西藏,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等多名藏族学者从其受学,在戒律传承、因明学、量论等领域均对西藏产生了重要影响。

1.6.png

哈佛大学范德康教授 (Prof. Leonard van der Kuijp)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熊文彬教授介绍了他的团队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藏文刻本《北斗七星经》的情况及其价值。该经原藏于札达县普日寺,刊刻于清代,但该经的藏文本早在1337年由蒙古文译入,1410年被收入永乐版《甘珠尔》、北京版《甘珠尔》等大藏经,在中原、西藏和蒙古地区广为流传。他认为:从该经的内容看,它是一部佛道融合的佛教经典,在元代译入藏文本之前,已分别译入回鹘文和蒙古文,所有译本都渊源于汉文原本。自元代以来汉文、蒙古文、回鹘文和藏文等各种版本流传于全国各地。同一部经典、两种宗教的融合、三个不同语种的译本、五次翻译,并传承至今,正是元以来中国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缩影。

1.7.png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熊文彬教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刘志扬教授作了题为“从民族交流融合的视角认识青藏高原的历史与文明”的发言。他认为: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文化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最丰富,并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文化是藏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文化。青藏高原的人文生态,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生的生态系统。青藏高原的各民族和不同区域具有的基础文化的共通的内容,同时又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理解和认识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祖国历史的发展和青藏高原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1.8.png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刘志扬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教授介绍了清代顺治朝北京的几通多语种涉藏石碑,主要有:敕建白塔碑(1651)、普胜寺创建碑(1651)、敕建普静禅林碑(1652)和敕建大隆善护国寺碑(1652),对这几通石碑的立碑背景和碑文内容进行了考证。他认为:这几通石碑是清初各民族在北京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是清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凝聚发展的重要史料。

1.9.png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教授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谢继胜教授做了“西藏家具彩画与明清至近代汉藏信仰的交融”的发言。他认为:西藏家具的广泛使用,大约在清中叶至晚清、民国时期,布达拉宫、 大昭寺等西藏宫殿寺院的殿堂陈设,在传统藏式殿堂配置的基础上广置汉式家具,与此期汉藏社会僧俗上层、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深入融合有关。就西藏绘画发展历史来看,对世俗生活的描绘是17世纪以后西藏绘画表现的新趋势。此期家具的彩画、图案使用的也多是清代皇室的吉祥图案,如龙凤吉祥、双喜临门、福星长寿、七政宝与八吉祥,甚至直接描绘石榴。汉式家具式样在西藏流行的关键是这些家具彩画与象征图案,表达了共同的审美观念。与此同时,西藏民间艺术家凝练出西藏艺术的象征图案传统,将汉藏多元要素融入其中,逐渐形成固定的图像式样。

1.10.png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谢继胜教授

四川旅游学院校长王川教授介绍了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科长戴新三的未刊日记、游记等作品及其价值。戴新三(1907-1997),民国时期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科长,是以川康藏为人生主要活动舞台的历史人物。他于1940年8月被任命为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第二科科长,直至1944年11月离藏内返,任职共4年3个月。驻藏期间,他被派遣到日喀则、山南、江孜等地开展布施、调查等活动。戴新三的日记和西藏游记考察文章等,忠实记载了民国后期西藏地方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与民族情谊的真实情景,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期艰难时刻西藏地方社会各阶层对于国家的认同与支持,对于研究国民政府的西藏治理以及西藏历史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11.png

四川旅游学院校长王川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研究员在他的发言“西部边疆省区在全国共同富裕态势下的进一步发展探析”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习近平对“共同富裕”都予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并指导人们在发展的实践中努力推进共同富裕。中国1949年之后因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国家在场”提供了边疆与内地的“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经过多年的积累,新时代高质量的共同富裕需要全时空共进。西部边疆省区的共同富裕,须进一步依托国家多年在西藏形成的,又对西部具有普适性的“总体供给模式”,加大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力度,促进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实现,进一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提供支撑。

1.12.png

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研究员

大会发言结束后,代表们还围绕“边疆安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多语种文献互证的藏族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史”“人类学视野中的青藏高原社会文化”“文物考古视野下青藏高原古代各民族的互动与交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藏高原各民族社会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保护”等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与讨论。各场论坛的会议综述将陆续推出。

875d12e1402c83278f11805864bd173.png

会议议程

1.14.png

会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