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 图书资料库
新闻公告

News & Events

会议综述Ⅳ | “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23-12-07 16:13:13 】 【 来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4.1.png

论坛20231125日下午)发言目录

互化、嫁接中的西藏穆斯林民俗文化研究(次旦顿珠)

“拆”不散的“家”:试谈嘉绒家系的关系构造(苏婉)

联结与断裂:藏族与撒拉族之间的“许呼”“达尼希”关系及其变迁研究(旦正才旦)

藏族培米人婚俗与氏族记忆完德加

青藏高原东南部民族中“弟兄祖先”传说的民族组合类型研究(阎翠

改土归流后金川地区移民社会中的多民族交流与亲属制度研究(徐法言

礼物之灵:西藏的“央”文化及其人类学解读(看本加)

借古开今:西藏西部“宣”的多模态传承与人类学观察(任赟娟)

佛教画像与摄影技术:青藏高原的图像与视觉文化(柳钰媛)

再思“文明”——从《西藏的文明》谈起(张帆)

气候变迁视野下吐蕃政权的覆亡及其族裔迁徙(许若冰)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传统节日中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建构(万代吉)


第一场

主持人:陈波、看本加

4.2.jpg

陈波                     看本加

互化、嫁接中的西藏穆斯林民俗文化研究

次旦顿珠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次旦顿珠教授从饮食、居住、语言、通婚、丧俗等方面对西藏穆斯林文化进行分析与总结,认为居住在西藏的穆斯林穿藏装说藏话写藏文,喝酥油茶吃糌粑都是穆斯林文化适应本土文化的表现。西藏穆斯林的种种文化体现了其为了本民族生存所做的文化调整,反映了他们不断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当两种不同文化遇到族群平等、社会和谐的境域时,彼此间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具有非常强大的边界穿透力,西藏穆斯林的饮食、居住、语言等文化表现都是内生的而不是外来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强大文化烙印。这正是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重要成果。


“拆”不散的“家”:试谈嘉绒家系的关系构造

苏婉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苏婉老师指出,“家”不仅是汉族社会的中心,同样也是嘉绒藏族文化和社会组织的中心。在“家”的意义上对嘉绒藏族社会亲属制度进行描述,能够充实中华民族关于“家”的文化内涵。苏老师根据在马尔康进行田野调查所绘制的亲属谱系,综合林耀华40年代的民族学考察结论、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理论,用“家系”这个概念来概括嘉绒的亲属结构。她根据这个五代人、三个房名的谱系指出,嘉绒的家系结构曾受到了土司房名管理制度的介入,在漫长的历史中加速了血缘亲属体的拆分,然而继嗣和婚姻实践又以照顾孤老的原则不断重新聚拢和重整家系,避免了家户间走向分离与独立。互助的传统即便在房名从政治制度彻底成为文化习俗之后仍然保留下来,从而成就了嘉绒家系中的融洽关系。同时,系谱图也显示出第四代出现了因流动吸纳汉族成员进入家系的实践,实际上这种吸纳早就在发生了,村子里到来的汉族人也可以通过冠以房名的方式获得社区与文化认同。城市化、现代化加深之后,我们也需要继续关注嘉绒家系的关系构造会如何变化。


联结与断裂:藏族与撒拉族之间的“许呼”“达尼希”关系及其变迁研究

旦正才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经济交往是青海循化地区藏族与撒拉族交往的主线,通常借其成员的“许乎”“达尼希”关系网络来展开,基于经济交往的需要也成为这一特殊跨族群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主要机制,在传统时期,“许乎”关系广泛分布于循化藏族与撒拉族的各社区当中,“许乎”之间不但展开商业交往,还展开具有“情谊”成分的非商业性交往。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虽然“许乎”关系非常微弱地仍存在于今天的部分社区或人群当中,但是由于其维持的重要社会条件和关键机制发生了变迁,使得传统的那种大规模的、高密度的、传代式继承的、遍布于整个社区的特征以及相关的“族群交往文化和生态”都发生了变化。

4.3.jpg

次旦顿珠                 苏婉                 旦正才旦


藏族培米人婚俗与氏族记忆

完德加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培米”或“仲米”是藏彝走廊境内跨民族群体的自称,包括今普米族和部分藏族,享有共同的氏族记忆和风俗习惯。这些集体记忆和风俗文化反映出跨民族群体古老文化的共同特征。完德加副研究员从培米人婚俗与氏族记忆出发,以培米人的现代婚俗、藏族培米人的传统婚俗、“曲吾布吉董”:培米人跨群体的氏族记忆这三个方面进行发言。他认为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十分久远,除了现代文化驱动下形成的跨民族的交往之外,各群体之间的联系早就存在了,尤其是汉文文献中被视为古西羌的远古群体的后裔,很多民族并不是单一的民族,因此,藏族培米人远古“董”氏记忆和相关汉文史料中的古代“西羌”记载之间的历史互证关系,给我们有这样的提醒:在藏族培米人传统佛教“众生为母”的思想和其现代多民族文化交融中,我们虽能看到跨血缘和跨民族的多元文化共同体的特征,但这种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可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历史长河之中。


青藏高原东南部民族中“弟兄祖先”传说的民族组合类型研究

阎翠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阎翠首先讲述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民族中“弟兄祖先”传说,再分条件分类型地归纳传说中的“弟兄祖先”组合类型,进而发现弟兄祖先的组合类型和民族地区特点与现实民族分布相符,故进一步探究传说流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交往历史与弟兄祖先组合类型呈现特征的关系。认为,“祖先”本身为人群提供的是一种欲望的样本,就是解决疾病、生活便利、自我悠远历史的自豪。我从不想成为你,而是更好的成为自己。所以文化提供的样本,源自本民族构建的最完美的那个既不属于外部,也不属于内部的神圣与暴力二元统一体的祖先。从个体到群体差异才是民族概念存在的基础,区域差别才是构成这个地方的各民族社会运行的原则。


改土归流后金川地区移民社会中的多民族交流与亲属制度研究

徐法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徐法言副教授从其在金川地区的田野调查切入,分四部分展开,分别为卡撒乡田野调查、跨民族的通婚“蛮娘汉老子”、移民群体中的喇嘛们、大金川的南部马尔邦、马奈的调查。在卡撒乡的田野调查的中发现,有着老房名的嘉绒家族有着汉姓的祖源记忆的传承。这些人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家族故事。他讲述了其他调研中的卡撒乡山梗子村乾三儿杨家、安宁镇的刘氏家族、巴拉塘卜尔必张家几个例子。而关于跨民族的通婚,他指出其在地方上的解释上跟战争导致男丁稀少有关。此外还关注宗教因素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关注到了移民群体中的喇嘛们,也对其在大金川南部参加婚礼时的一些有趣的值得思考的现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4.4.jpg

完德加                     阎翠                     徐法言


第二场

主持人:美郎宗贞、丹珍草

4.5.jpg

美郎宗贞                     丹珍草


礼物之灵:西藏的“央”文化及其人类学解读

看本加

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看本加教授基于藏文原始文献和田野调查材料,对“央”的内涵和渊源进行探讨,描述以“央”为中心的文本和仪式过程,并与人类学中的“玛纳”、礼物之灵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央”是一个与汉语中的“福”字基本相同的概念,有天神、巫术、福运、能量等多种含义。因其灵性和概念的多义性,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这一概念来理解“央”的本质。“气”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中国文化的根本在于“天人合一”,而“央”也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是西藏本土化的表达。


借古开今:西藏西部“宣”的多模态传承与人类学观察

任赟娟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任赟娟副教授基于人类学田野观察,结合考古材料、传世文献、壁画遗存、口头传统和仪式空间等多重证据,考辩“宣”的语源演进、传承脉络、文化特征以及人文生境。藏族古老的“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千年历史,它脱胎于我国西藏阿里高原的仪式艺术,存留了象雄礼俗、吐蕃礼制和华夏礼乐等多重文化基因。“宣”不仅被记录在藏文典籍中,也多被绘制在壁画礼仪场景中,如今依旧在阿里高原被多模态传承。通过聚焦“宣”的多模态传承,整体性阐释“宣”自古文野相就、礼俗辉映的文化意涵,反思如何展开接通古今的多感官民族志书写。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艺术的主体性实践不仅关涉身份、遗产和传统等多场景演述,更是多元文化共同体借古开今策略性演绎,不失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之绝佳剪影。


佛教画像与摄影技术:青藏高原的图像与视觉文化

柳钰媛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柳钰媛博士研究生以西藏宗教首领的宗教画像、贵族擦绒和德木活佛等人拍摄的影像以及民国刊物中的民族学影像等一系列图像为例,探讨自20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各地区的社会变迁中,以图像为核心的视觉实践,以及从宗教画像到影像的视觉现代性探索。随着摄影技术这一新的图像媒介传入青藏高原,引出了一系列思考:它是否与当地的视觉语言相互碰撞,是否与传统的绘画风格相互影响,或者甚至被佛教社会文化所吸收和运用?在世界图像的时代,媒介技术的传播既催生了错综复杂的图像生产,也引发了南亚和中国之间广阔的青藏高原上多元融合的视觉实践。

4.6.jpg

任赟娟                     柳钰媛


再思“文明”——从《西藏的文明》谈起

张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帆助理教授以法国藏学家石泰安1962年出版的《西藏的文明》一书为出发点,通过对石泰安的学术师承、田野经历及书中内容的分析,首先指出其受业师葛兰言的文明观影响,并承袭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对无文字民族宗教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采用大量民间神话、仪式类文献,重塑了西藏文明大小传统之间的流转;继而讨论石泰安文明论的学术遗产:文明不是以生产方式或物质基础作为标识的进化序列,而是一个超文化体系,孕育自大小传统、农牧群体转化轮替的“双重形态学”,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藏文明讨论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丰富“文明”理论的内核。


气候变迁视野下吐蕃政权的覆亡及其族裔迁徙

许若冰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许若冰副研究员认为西藏地方政权的兴衰及其人群流动与历史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吐蕃政权的衰亡及其族裔迁徙即是由气候的干旱化及其诱发的政教斗争、经济衰退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元6世纪青藏高原南部的温暖期促使雅砻河谷的定居农业蓬勃发展,悉补野部落藉此崛起、建立吐蕃政权;公元9世纪以后青藏高原南部趋于干燥少雨,旱灾与疫病频发,既削弱吐蕃政权的统治基础并致其衰落,又促使吐蕃民众陆续迁往相对温暖湿润的青藏高原东部及西部地带,特别是吐蕃族裔的大规模东迁基本奠定了宋元明清以来甘青川滇地带汉藏羌彝诸民族交往交流的民族格局,一方面助推西藏文明持续东向倾斜,另一方面加速藏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传统节日中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建构

万代吉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万代吉副教授通过在西藏山南地区对“望果”的调研,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传统农耕节日中文化记忆的传承和建构是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有效途经。望果是西藏农区祈求农业丰收的重要节日,主要以招福仪式为文化核心,后期融入了民间的歌舞、竞技等内容,成为集仪式与娱乐为一体的社会文化载体。它通过概括的仪式、道具及歌舞形式保留和传达文化信息;以重复性的操演及结构化的交流,把过去凝结在一套象征体系中进而传承和展演群体特有的文化记忆。望果还具有文化的建构性,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记忆元素建构在一个完整的记忆场中,形成以农业生产为表象记忆,吐蕃时期的战争遗留为中层记忆,传统文化及宇宙观为深层记忆的记忆模式。探讨望果中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建构,有助于认识传统节日在发展乡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承,改善和维护乡村社会风气和秩序以及塑造新文化。

4.7.jpg

张帆                     许若冰                     万代吉


4.8.jpg

会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