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 图书资料库
新闻公告

News & Events

会议综述Ⅵ | “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23-12-12 16:07:12 】 【 来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6.1.png

论坛20231126午)发言目录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基于青藏高原的边缘视角(美郎宗贞)

从传统走向现代新时代西藏农牧民人情消费变迁考察——基于4个农牧区社区的田野调查(李中锋)

牧区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合作制度与牧民生计转型研究(贡布泽仁)

三江源生态环境治理中牧民主体性参与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曲麻莱县生态管护员为例(陈蕴)

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路径探析(杨力源)

藏族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扎西翁加)

云南迪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以迪庆藏民族的发展演变为分析视角(李志农)

多民族交融与区域共同体的形成——基于吐蕃时期多康区域的史学考察(叶拉太)

对口支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分析——基于情感政治学的讨论(薄辉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三交获得感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曹义杰)

涉藏地区中华文化符号的认知路径和认同——以阿坝州为例(洪霖)


第一场

主持人:徐君

6.2.png

徐君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基于青藏高原的边缘视角

美郎宗贞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美郎宗贞教授指出,21世纪以来,气候问题和生态危机作为公共议题已进入人与非人和自然关系网络之中。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基于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美郎宗贞教授首先倡导生态人类学“多物种民族志”的分析范式,结合“协同”与“嵌入”两个重要理论,超越自然与文化、主体与客体、人类和非人类的二元对立论,旨在研究青藏高原居民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物种间的相互影响、生命关系、情感联系。其次,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溯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路径,指出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源在于“人本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人定胜天理念”,并在这两种理念下产生了农业、工业以及全球工业化的“支配的局限性”。继而从“人类世”“资本世”“技术世”的角度,反思与辨识生态文明,引导人们重视多物种的生命意义与关联价值。由此归纳出来自青藏高原的四个生态启示:一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是青藏高原的生态观,如众生平等、生命缘起等;三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四是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的指标,如传承藏族传统的生态智慧、保护藏族传统的农牧业生计模式等。最后,美郎宗贞教授指出要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我们要深入挖掘青藏高原生态价值和理性科学市场,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向欠发展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传授,以提供一些借鉴。


从传统走向现代:新时代西藏农牧民人情消费变迁考察——基于4个农牧区社区的田野调查

李中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李中锋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农牧区居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而且传统观念日益转型,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改变,更加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人情消费是人们习俗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集中反映,考察新时代西藏农牧区居民人情消费变迁情况,可以更加全面、深刻理解西藏农牧区全面小康的历史性成就。李中锋教授基于连续多年对西藏4个农牧社区的实地调查,从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居民人情消费的变迁情况、变迁动力与变迁特征。根据其调研情况来看,西藏农牧区居民人情消费的诱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的关照,二是对时节的关照,而人情消费的主要内容是馈赠礼金和馈赠礼物。当前,西藏农牧区居民传统的建立在血缘和亲缘关系上、较为封闭的农牧民人情消费情况正在拓展变化:一是随着家庭财富积累不断增加,市场体系日趋完善,购买商品不仅不再是负担而且更为方便,农牧民在保留分享自己生产农牧业产品的传统消费特征的同时,馈赠礼物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二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广泛深入,参与市场活动机会增多,出于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和市场机会的需要,农牧民普遍对业缘关系更加重视;三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情往来的信息沟通成本极大降低,农牧民家庭成员的升学就业等前景十分宽广,人情消费场景更加复杂,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人际消费场景。总体上看,新时代西藏农牧民人情消费变迁情况,充分反映了农牧民的消费理性,充分反映了农牧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日益广泛,充分反映了农牧民传统观念不断向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转型,充分反映了西藏农牧区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为西藏农牧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奠定了精神文明基础。


牧区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合作制度与牧民生计转型研究

贡布泽仁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相比农村的城镇化而言,中国牧区城市化的进程主要受到生态保护和社会服务政策的长期影响和驱动。因此,许多迁移到牧区附近城镇的牧民在生计转型中依旧主要依赖牧区资源来维持他们的生计,形成了农村-城市链接的复杂模式。尽管当前文献已经讨论了牧民外迁过程及其对农村和城市生计发展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了生活在牧区的牧民与迁移到城市地区的牧民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农村生计转型中的重要性。基于过往研究,我们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活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牧民相互依赖,且通过三种类型的流动来维持他们的生计:(1)牲畜流动,(2)牧民流动,以及(3)资源流动。然而,在维持这三种流动以促进农村生计发展方面,草场资源管理和牧民经济合作的创新制度能够采取哪些创新性措施,成为一个重大挑战。来自青藏高原和内蒙古牧区的创新的社区合作制度有可能为如何更好地在牧区城市化过程中维持农村-城市链接提供新的观点和见解。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介绍两种创新制度的案例以及它们在促进三种流动方面发挥的作用,以解决生计挑战。尽管当前研究建议增加政府补贴、提供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帮助牧民更好地适应城市生计,但我们认为需要在创新的制度中加强草场管理和社区经济合作,以促进牲畜、资源和牧民人口的流动,只有这样,迁徙牧民所面临的生计挑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6.3.png

美郎宗贞                     李中锋                     贡布泽仁


三江源生态环境治理中牧民主体性参与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曲麻莱县生态管护员为例

陈蕴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陈蕴副教授指出,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主导和市场干预的过程,随着社会参与的扩大,地方政府和居民作为环境主体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与强调。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当地居民和社区等基层力量的环保行动促进了区域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并逐渐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确立了专门的职业形式——生态管护员,负责对园区内的湿地、河源水源地、林地、草地、野生动物进行日常巡护,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发现报告并制止破环生态行为。根据在曲麻莱县的实地调查,当地生态管护员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0%,包括草原管护员、草原建档立卡、“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公益林管护员非建档立卡、公益林管护员建档立卡、湿地管护员、湿地护林员建档立卡、护林员等类型,并建立了牧民群众生态保护业绩与收入挂钩的运行机制。生态管护员制度不仅通过生态扶贫实现了江河源头区域的全面脱贫,红外相机、数码相机等技术工具使自然环境部分实现实时可视化,使广袤区域的自然环境监测成为可能。生态管护员在日常环保实践中构建他们生活的意义世界,在巡护工作中持续性接受政府部门和环保社会组织的技术指导,并逐渐形成“模范”实现人生价值。最终,国家、社区和环保社会组织将制度、管理与技术联合起来共同强化了生态管护员这一地方环境主体。


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杨力源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力源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对于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生活在此的各族群众在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并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平衡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与涉藏工作重点省各级党委、政府将环保的各项举措,纳入推进各地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坚持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弱,自我维护和修复能力弱,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杨力源提出了新时代开拓青藏高原环境保护新境界的五条路径:一是加强对创新思想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宣传;二是立足实际推进环保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将生态优先作为促进青藏高原发展的重要内容,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在环保中走好群众路线,合理吸收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局部经验,丰富与优化环境保护文化的结构内涵,促使人们的环保行动从“自在” 走向“自觉”。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岗位,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利器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深度融合,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作战,协同攻关,建立建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相关成果及时转化落地应用;五是要做好环保成就内外宣工作,对内、对外讲好环保故事,凝聚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磅礴力量。


藏族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

扎西翁加

四川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扎西翁加副教授指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基于脆弱而独特的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元的民间文化、宗教文化等,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沉淀出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生态伦理和生态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首先从三个方面归纳了藏族的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是敬畏自然,取之有度。自然界拥有独立的生命和力量,超越了人类的控制和干预,他们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奇妙生灵和神秘力量表达出敬畏之情,将自然视为崇高而神圣的存在。因此,藏族人民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形成了勤俭节制的生活方式,长久保持了人与自然之间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二是万物一体,相互依存。从青藏高原本土历史的视角来看,人源自自然或者神,人与天神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因此,在藏族生态文化中,人与自然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一体。三是生命平等,和谐共生。在藏族生态文化中,生命平等被视为一种基本价值观。生命平等强调生命之间的平等性,这种观念使人们注重保护和照顾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人们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宝贵而神圣,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价值,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人类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藏族人民倡导与自然界和谐共生,通过生态保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提倡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共同分享地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藏族的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农牧业生产方式和草地管理经验,如放牧时间、放牧强度、放牧区域,形成了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智慧;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伦理观念,传承了一系列与环境和谐相处相关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三是藏族生态文化追求自然的美,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通过诗歌、音乐、 舞蹈、建筑、绘画、服饰等艺术形式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体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之能力。

最后,扎西翁加副教授特别强调,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的生态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变得尤为重要。藏族生态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倡导万物一体、相互依存的理念可以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藏族生态文化中的和谐共生理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共享的地球家园中,需要共同努力实现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保护和传承藏族生态文化对于维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6.4.jpg

陈蕴                     杨力源                     扎西翁加


第二场

主持人:久毛措、田茂旺

6.5.jpg

久毛措                     田茂旺


云南迪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以迪庆藏民族的发展演变为分析视角

李志农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

以云南迪庆地区从秦汉至明清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历程为主轴线,重点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即1950年之后该地区的民族交错融合的历史发展现实情况,认为通过各种方式如援藏干部的驻扎、劳动力的流入等,使其他民族深度融入了迪庆地区的藏民族,实现了消除民族隔阂、加速民族融合等历史效果。并分析了滇西北藏民族的民族文化特征,认为佛教的伦理道德、以及该地稳定的文化相容性特征和文化开放性特征为其各民族和谐共生、构建区域性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认为以云南迪庆这样一个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提供既有统一整体又有差异活力的成功范例为分析对象,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云南藏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特征,说明一个民族内部在族群演变进程中嵌入交融、多元汇聚的内部关系结构,就能实现交融、开放和多民族文化的共享。这些构性因素的基础性、限定性作用,是云南迪庆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内源性动力,实现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的相互聚合并一致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稳定。


多民族交融与区域共同体的形成——基于吐蕃时期多康区域的史学考察

叶拉太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多康区域虽然历史上主要有藏民族所生活和居住,但因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处于民族走廊地带的特点,导致形成以藏民族为主,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区域历史。“多康”作为藏族对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的一种称呼,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其历史进程也别与中国其他地区。“多康”这一概念不仅在藏文文献中频频出现,在历朝汉文文献中也有多次被提及,说明这一区域概念已经成为了多民族共同使用的一个地域概念。依顺序而言,藏语“多康”的形成时间最早,而且较为深刻地影响了其他民族,最终被多民族统一使用。该地区的特性从语言角度看,其基本以藏缅语族为主,形成以藏语为主导的多民族语言混用区;从风俗文化看,带有宗教性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域特色的高原文化大放异彩;从历史人群看,先后留下西北区域内活跃过的各民族足迹,其中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古代民族。当然,以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藏族自然就成为了主体民族。吐蕃时期该地区多民族共同体形成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是兼并与整合,主要是政治军事或者文化措施,这一过程导致多康地区不断被卫藏本土文化所影响,民族内保的凝聚力加强,民族语言文化得到统一和发展,从而使多康地区逐渐成为“吐蕃文明园”,并向外逐渐辐射,使得该地区的其他本土群体也逐渐被吐蕃化,并最终成为藏族的一部分,实现区域民族融合。

6.6.jpg

李志农                     叶拉太


对口支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分析——基于情感政治学的讨论

薄辉龙

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

以往对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多关注物质层面的价值,而忽略了其政治情感价值。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视角看,公民与国家、边疆与内地、民族之间存在潜在的张力,而对口支援政策恰恰能对这三对张力的弥合提供积极的情感性支持。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制度,对口支援使党和国家在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过程中获得政治认同情感;在协调发达地区与边疆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情感;在族际合作的制度安排下产生“三个离不开”的情感。基于以上“国家与公民”“边疆与中心”“民族与民族”三个不同层次互动基础上产生的积极情感,对口支援密切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群众联结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三交获得感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曹义杰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要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少数民族的获得感,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社会表征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获得感分为民族交往交流内容、民族交往交流途径、民族交往交流环境、民族交融内容和民族交融体验五个维度,再细分为17个影响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推进民族间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三交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愿意社区其他民族成员做邻居、接纳其他民族同胞移居到当地、愿意与社区其他民族成员做朋友、理解社区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愿意积极响应并配合政府的民族事务工作、对民族同胞间矛盾解决方案认可和对不同民族间通婚接受意愿的提高正向影响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居民获得感。


涉藏地区中华文化符号的认知路径和认同——以阿坝州为例

洪霖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指出:“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因此探讨如何建立涉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阿坝州作为涉藏地区,因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居住人群均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内地汉族聚居区客观上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对阿坝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符号的田野调查,表明在当地对中华文化符号的认知认同路径除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还有旅游活动这一重要路径。在类似阿坝州这样以旅游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涉藏地区,加强对旅游业当中的中华文化符号认知的培育和认同度的教育是一个可行的路径。在旅游景区及其他公共活动空间植入能够被大家认知和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可以在旅游活动当中,切实增强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中华文化符号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6.7.jpg

薄辉龙                     曹义杰                     洪霖


6.8.png

6.9.png

会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