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至31日,首届四川大学汉藏古典文献研习营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研习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邀请到了著名隋唐史、吐蕃史专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林冠群先生以及藏研所教师玉珠措姆教授和许渊钦副教授为研习营授课,开设了“如何理解与运用唐宋吐蕃史料”“古典藏文文献研读”和“古典藏汉文献翻译”三门课程,每门课程授课计18学时。
8月26日上午9时,研习营开班仪式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第一会议室举行,由副所长张长虹教授主持。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教授进行了开营致辞,对三位教授不辞辛劳在炎炎夏日前来授课表示衷心感谢,对充满热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表示热烈欢迎和鼓励。三位授课教师也分别做了发言,希望能与同学们教学相长、同学们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来自我校和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的六十多名研习营的学员参加了开幕式。简短的开幕式后就直接进入了紧张的学习。
经过六天高强度的密集学习,研习营于31号落下了帷幕,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李志英副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在闭幕式上,各班学员代表做了发言,纷纷表示此次能够近距离向各位藏学名师问学,收获良多。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一班代表杨博士同学表示,林冠群教授的课程“如何理解与运用唐宋吐蕃史料”通过对唐蕃“舅甥关系”、吐蕃名分秩序、“野狐河之会”等系列精彩研究案例的剖析,让他认识到不可偏信一种史料,一定要多语种史料对比研究,并且要透过史料看史实,要抓关键问题;从事史学研究要有批判性思维、考证是史家的基本功,论证既需要直接证据也要能经得起反证。来自四川大学的二班代表普噶同学认为,玉珠措姆教授的“古典藏文文献研读”课程指导同学们阅读的《曲吉准玛传记》,既是一部历史传记,也是西藏15世纪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措姆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文本进行逐句翻译,阐释文意,并从叙述视角、叙述方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解构,透过文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饱满鲜活的15世纪的西藏社会。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三班代表泽仁雍章同学称赞许渊钦老师的“古典藏汉文献翻译”课程把深奥的藏传佛教哲学思想代入到翻译文本中,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解释古老深刻的哲学概念,让她认识到文本的翻译和思想的理解是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最为坚实的保障。
此次汉藏古典文献研习营的成功举办,为不同高校的学子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多门课程的开设,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古典文献的魅力及其厚重的历史沉淀,激发了同学们深研汉藏古典文献的兴趣,开拓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水平,很好地达到了研习营举办的目的。
供稿:陈 淳
审稿:张长虹
编辑:孙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