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内容简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善本古籍216,539册,官刻本与民间书坊出版品俱丰,其中十四万余册源自清宫旧藏,其余七万余册则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历经数十年征集之积累所得,其中也包括捐赠与购藏等来源。今日台北故宫院藏佛教文献,依时代与来源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清宫旧藏:宋代至清代的汉文佛典(编号「故库」、「故佛」),以及满文与藏文佛典(编号「故满」、「故藏」)。
二.民初入藏:源自杨守敬「观海堂藏书」(编号「故观」)中的佛教文献,以及原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图书(编号「平图」)中的佛教典籍。
三.本院在台复院后外界捐赠及陆续搜购的佛教典籍(编号「赠善」、「购善」)。
院藏的汉文佛教古籍,除后来的捐赠与购藏者外,主体即是现被列为「故佛」类的典籍,共94部713册,量虽不多,但皆为珍稀精品。此「故佛」类虽以佛典为主,但也包括十四部道教典籍。
院藏非汉文类佛教文献,主要是列为「故藏」与「故满」的满藏文佛典。其余则如满文与蒙文《清凉山志》、元刊本的西夏文《华严经》与《金光明最胜王经》。
台北故宫受赠及购藏的宗教文献以佛教类为主,道教类次之,其他宗教文献亦有部分收藏。佛教典籍大致可分两类:
第一类即汉文佛教典籍:以沈仲涛先生所赠数部宋版佛教文本最为珍贵;购藏类别中有两部宋「崇宁藏」刊本、两部元「碛砂藏」刊本,皆是今日不多见的汉文藏经版本,颇具代表性。其余购赠类则多属明清刊本。
第二类为非汉文类:以卢忠雄先生所捐赠百余部缅甸字体南传佛教贝叶经典为数最多。附带一提的是,购藏类文献中有两部属十六世纪的《可兰经》,分别源自土耳其鄂图曼帝国与印度莫卧儿王朝,是伊斯兰书法的代表杰作。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台北故宫的佛教典籍收藏概况及特色。
主讲人简介:
刘国威研究员,1990年政治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1992年至2001年于哈佛大学梵文与印度研究学系(Department of Sanskrit and Indian Studies, 后更名为南亚研究学系)读硕博士,2002年至2008年于台湾宜兰县佛光大学宗教学系任教(2003-2008年兼系主任),2007年协助筹设佛教学院,2009年至2012年转至佛教学院任教,2012年任代理院长。2013年转任至台北故宫图书文献处,现为书画文献处研究员兼古籍科科长。主要研究梵藏佛教文献及相关佛教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