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内容简介:
从清乾隆二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57-1780年),乾隆皇帝先后修建了八座“六品佛楼”,紫禁城内、外各四座。但目前完整保存下来只有梵华楼“一”座和宝相楼“半”座。
“六品佛楼”这种供奉方式不见于西藏本地,是乾隆皇帝的独创,是他对密教四部神系重新整理、将之进行完整化和系统化建构的成功尝试。作为最重要的一楼明间,这八座六品佛楼所供的内容各不相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和成功范例。
本讲座将通过对现存梵华楼和宝相楼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档案记载,比较八座“六品佛楼”楼下明间挂供唐卡之异同,并分析探讨出现该异同的原因。
主讲人简介:
文明,重庆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4年8月起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现为宫廷历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宫廷原状陈设、宫廷藏传佛教文物和汉藏佛教艺术交流。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包括梵华楼、雨花阁、养心殿佛堂、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在内的故宫宗教原状库房的文物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过十多项故宫博物院文物赴外展出工作,多次赴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实地开展汉藏佛教美术田野调查。主编出版有《慈宁宫花园》,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藏学》《藏学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