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出版者 | 索书号 | 定价 | 出版日期 |
---|---|---|---|---|---|
Cultural Flows across the Western Himalaya.part 2 | Patrick Mc Allister,Cristina Scherrer -Schaub,Helmut Krasser | O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Wien | K372:E/2/2 | 0 | 2015年 |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 茅盾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B932.2:C/2 | 20 | 2005年 |
山海经注证 | 郭郛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928.631:C/2 | 185 | 2004年 |
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 | 王静芬(Dorothe C. Wong) 著 毛秋瑾 译 | 商务印书馆 | K879.34:C/4 | 43 | 2011年 |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集 | 仁青卓玛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K281.4-53:T/70 | 48 | 2018 |
中国地方志集成. 民国康藏史地大纲 明国西藏史地大纲(一) | 任乃强 | 巴蜀书社,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 | K29:C/13/6 | 0 | 2019 |
中国藏军 | 廖立 编著 | 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 | E296.7:C/2 | 142 | 2005年 |
羌族调查材料 |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 西南民族大学 | K287.4:C/6 | 0 | 1984年 |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3) | 张鹏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098.3(3):C/1/3 | 598 | 2012年 |
山南市藏文古籍普查目录 | 山南市文化(文物)居编著 | 西藏人民出版社 | Z838:T/11 | 80 | 2019.2 |
悟嘉仓作品集 | 悟嘉仓 | 民族出版社 | I217.2:T/1 | 39 | 2016年 |
拜占庭帝国 | (南)奥斯特洛格尔斯基 著 陈志强 译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K134:C/1 | 58 | 2006年 |
现代民俗学讲演录 | 董晓萍 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K892:C/4 | 24 | 2007年 |
西藏统计年鉴(2005) |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编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C832.75-54:C/1 | 260 | 2005年 |
四川藏学研究(五) | 四川藏学研究书院 编 杨岭多吉 主编 | 四川民族出版社 | K281.4-53:C/75 | 27.5 | 2002年 |
局.米旁文集.第11卷(下):藏文 | (清)局.米旁 | 四川民族出版社 | Z424.9:T/1/11(2) | 1300 | 2011年 |
印度:受伤的文明 | (英)奈保尔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351.65:C/1 | 15 | 2003年 |
藏文典籍中的藏文世俗法规文献记载的整理与研究 | 道帏·才让加 | 西藏人民出版社 | D929:T/1 | 38 | 2016年 |
Buddist Heritage of Odisha | Himanshu Prabha Ray | National Monuments Authority | B94:E/1 | 141.8 | 2013 |
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1辑,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暨南大学文学院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D829-53:C/1 | 46 | 2007年 |